新闻动态

站内搜索

标题5

【校园故事】“李娜”“朱一龙”亲临beat365网站

----beat365编导专业新闻采写课程实践活动走笔

发布者:文化与传媒发布时间:2019-04-01浏览次数:493

       beat365网站网讯(通讯员  余芳    老员工记者  金浩然 摄影 汪泽楷)“您为什么在大满贯夺冠后选择退役?”“凭借《知否》走红后你的心态有何变化?”面对记者的尖锐提问,准备充分的“李娜”与“朱一龙”巧妙回应,赢得满堂喝彩。“娜姐”和“居老师”因何到访beat365网站?beat365网站代表面对两位“明星”还说了些什么?让我们走进beat365编导专业的新闻采写课堂一探究竟。

同学齐心事前热场,大家协力活动开启

       328日早上,当同学们走进凌峰楼A511教室,被眼前的课堂“亮”了一下。熟悉的排排坐似的教室里,桌椅板凳变成了一个方形的“同心圆”。原来,这是活动的导演组事先做的功课。被现场气氛所感染,各活动组的同学各司其职开始准备,观众同学们也各就各位,期待着好戏开幕。“虽然很忙碌,但是大家在共同策划的过程提升了友谊与凝聚力。”导演组组长兼主持覃磊这样说。上课铃声响起。老师同学们,大家好,我是今天的主持人覃小磊。风趣幽默的开场白瞬间活跃了气氛。

图一:活动开场了

幽默风趣尽显大方,“李娜”趣谈退役生活

       在同学们掌声的指引下,“李娜”与记者来到采访现场。“您的先生在您的心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?”“退役后,您涉猎过其他领域的事务吗?”采访记者出人意料地将采访话题聚焦于“李娜”的退役生活,而对于大满贯等她职业生涯的重要成绩鲜有提问。“李娜成就斐然,然而她在生活中也是一位普通女性呢!我们在商讨采访计划时,一致认为应该变换角度,去探求李娜身为女性更生活化的那一面。”“李娜”采访组组长说出了他们的采访构题初衷。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变换,记者和“李娜”的问答在同学们看来,更像是久别老友的一次促膝长谈。

      “我们观看了大量李娜采访视频,尽可能地把真正的‘李娜’带到大家面前。”扮演“李娜”的刘涵同学说。她也的确没让大家失望,交谈时的一蹙一笑都与真正的“李娜”相差无几。记者文闻事后也吐露心声:“其实采访‘李娜’是一个荣幸而艰巨的任务,采访‘李娜’的顺利呈现,离不开我们全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!”

图二:“娜姐”采访进行中

你来我往巧问妙答,“朱一龙”记者各显神通

       “李娜”组成功退场。新上场的记者为表尊敬,向刚刚登场的“朱一龙”伸手示意,反串出演的女版“朱一龙”显得有些不知所措,两人羞涩的行为引得台下同学笑声一片。短暂的尴尬后,记者和“朱一龙”迅速进入状态。相比“李娜”组的轻松诙谐,“朱一龙”组的采访可以用“针尖对麦芒”来形容。“作为一个武汉人,你能不能用家乡话来和自己久违的家人打个招呼?”这个经过精心设计的问题一度引发冷场。因为女版“朱一龙”不会说武汉话。发觉情况不妙,记者立刻说:“看来你对家人的思念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。”巧妙的解围缓和了现场的紧张气氛,赢得了师生们真诚的掌声。“就是随机应变,留心观察受访者的情绪变化。老师课堂上讲过的。但真正把理论付诸实践还是第一次。余老师和同学们给予我这么多的肯定,我很高兴。学以致用真的超有成就感!”记者李建在活动结束后感叹到。

图三:记者与女版“居老师”对“掐”

百家争鸣齐斗艳,同学踊跃答辩忙

        紧接下来的是答辩点评环节。主持人滑头地把主持权交到余芳老师手中。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大家能够一起寻找问题和发现问题,让大家能在交流中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。余芳老师开了一个好头。接下来,同学们或是直抒胸臆大胆质疑,或是自叹不如大加赞赏。当现场出现短暂沉默时,余芳老师俏皮地说:“怎么我一接手工作,就冷场呢!大家一起来吧!”就这样,大家说着,谈着。各个小组台前幕后的工作情况与心路历程也一一展现。“这次活动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,要学会把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。”有同学这样总结。

       活动结束后,老师和同学们整理教室。余芳老师说:“我看到了同学们付出的劳动和成绩,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刻理解课堂理论教学的内容,让同学们将展示个人能力与加强团队协作融合起来,是我设计活动的最初想法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是我们老师的责任,这次活动也给予我一次难忘的成长。教学相长,就是在与员工磨合的课堂实践中总结经验。我反思此次活动设计和展开还有些需要改进的地方。今后,我们教师团队会不断大胆尝试新的元素,创新性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。”